蒙 中 关 系 |
中蒙两国边界线长4710公里。两国于1949年10月16日建立外交关系。中蒙建交50年来,两国关系虽经历过一些曲折,但睦邻友好始终是主流。尤其是近10年来,两国关系发展迅速,成果显著。 蒙古是中国北部的重要邻国,地处中俄两国之间,地理位置独特。多年来,中国政府坚定不移地对蒙古奉行睦邻友好政策。中方尊重蒙古的独立与主权,尊重蒙古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尊重蒙古的无核区地位。 一、建交 蒙古是最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之一。1949年10月16日中蒙建交。1950年在乌兰巴托和北京互相设立大使馆。1960年双方签订《中蒙友好互助条约》。1962年签订《边界条约》。60年代中后期,两国关系经历了曲折。70年代,两国恢复互派大使。8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改善。1989年两国关系和两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与蒙古人民革命党相互关系实现正常化。此后,两国友好交流与合作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发展顺利。 1994年4月,双方重新签署《中蒙友好互助条约》,并在此基础上签订《中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双方确认,两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加强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为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政治、法律基础。1998年12月,应江泽民主席邀请,蒙古总统那•巴嘎班迪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中蒙联合声明,确定建立两国面向21世纪长期稳定、健康互信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1999年7月,江泽民主席应邀对蒙古进行国事访问,充实和丰富了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内涵。2002年1月,蒙古总理恩赫巴亚尔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双方发表联合公报。2003年6月,胡锦涛主席对蒙古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宣布建立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并发表联合声明。2004年7月,蒙古总统巴嘎班迪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中蒙联合声明。2005年11月,蒙古总统恩赫巴亚尔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中蒙联合声明。近年来,两国互利合作不断扩大,中国已成为蒙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在国际事务中,双方在许多问题上有着相同或近似的看法,相互支持,有效合作。 二、双方往来 蒙古领导人访华的主要有:总理泽登巴尔(1952、1959、1962年)、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主席桑布(1954年)、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第一书记丹巴(1956年)、大人民呼拉尔主席贾尔卡赛汗(1960年)、大人民呼拉尔主席林钦(1988年)、大人民呼拉尔主席团主席彭•奥其尔巴特(1990年)、蒙古人民革命党中央委员会主席贡•奥其尔巴特(1991年)、副总统兼国家小呼拉尔主席拉•贡其格道尔吉(1991年)、总理宾巴苏伦(1992年)、国家大呼拉尔主席那•巴嘎班迪(1994年)、总理彭•扎斯莱(1996年)、总统那•巴嘎班迪(1998年、2004年)、总理林•阿玛尔扎尔嘎勒(1999年)、国家大呼拉尔主席拉•贡其格道尔吉(2000年3月)、总理那•恩赫巴亚尔(2002年)、总统那·恩赫巴亚尔(2005年)。 中国领导人访蒙的主要有:总理周恩来(1954、1960年)、国家副主席朱德(1956年)、国家主席杨尚昆(1991年)、总理李鹏(1994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乔石(1997年)、副总理兼外长钱其琛(1997年)、国家主席江泽民(1999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尉建行(2000年)、国家主席胡锦涛(2003年)、副总理吴仪(2005年)。 2003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时双方商定发展睦邻互信伙伴关系。6月5日在蒙古国家大呼拉尔(议会)发表题为《携手共建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重要演讲,就中蒙关系和促进地区和平与发展等问题作了全面阐述。 2005年11月,蒙古总统恩赫巴亚尔访华,同国家主席胡锦涛举行会谈,双方就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坦诚交换意见。胡锦涛主席表示,中蒙两国是毗邻而居的友好邻邦。近年来,在双方的共同推动下,两国建立了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使两国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方愿与蒙方一道,保持两国高层及各层次的对话与交流,不断理解,加深互信,永远做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坚持以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经贸合作,拓展双边互利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扩大两国在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丰富中蒙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内涵。保持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配合,共同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恩赫巴亚尔表示,蒙古愿同邻国中国发展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关系,愿同中方共同努力,扩大和深化双方在政治、经济、资源开发、环保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巩固和发展两国睦邻互信伙伴关系。 2005年蒙方访华的代表团还有:交通运输和旅游部长巴特呼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中蒙政府间经贸科技联委会第九次会议(4月);蒙古工商会会长登贝尔勒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羊绒论坛”会议(4月);教育文化和科学部部长查干访华,并出席“蒙古文化周”开幕式(4月);副外长巴特图尔访华(4月);国家大呼拉尔蒙中议员小组主席卓里格特对内蒙古自治区进行工作访问(4月);国防部长沙洛布道尔吉正式访华(7月);科学院副院长恩赫图布欣出席在呼和浩特举行的国际蒙古研究学术大会(8月);总检察长阿勒坦呼亚格访华(12月)。中方访蒙主要代表团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长李长江访蒙(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访蒙(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作为胡锦涛主席特使出席蒙古总统恩赫巴亚尔就职仪式(6月);青海省人大副主任高永红访蒙(6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副局长雷元亮访蒙(7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姜建初访蒙(7月);新疆军区副司令员李新光少将访蒙(8月);中国边防军司令陈伟明少将访蒙(8月);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巩正访蒙并出席中亚国家海关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9月)。 三、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1951年中蒙两国建立贸易关系。1989年两国政府成立了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委员会,迄今已举行八次会议。1991年两国政府签订了新的贸易协定,以现汇贸易取代了政府间记帐贸易。同年,两国政府签署投资保护协定。据中国海关统计,1999年,中国同蒙古的贸易总额为2.63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6883万美元,进口1.9427亿美元;2004年,中蒙贸易总额约为6.93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约为2.33亿美元,进口额约为4.6亿美元。 中蒙两国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发展经贸合作关系。据蒙方统计,截止1999 年初,在蒙古国的中蒙合资企业约有332家。中方对蒙投资总额约6500万美元,占蒙外资企业的30%多,成为第一大投资国;截至2004年底,中国对蒙投资共计4.6亿美元,投资项目1575项,分别占外商对蒙直接投资总额和外资企业总数的 37.7%和41.4%,继续保持为蒙第一大投资国。2002年6月,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长石广生访蒙。2003年9月,商务部副部长安民率团参加在乌兰巴托举行的中蒙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1985年以来,两国在发展政府间贸易的同时发展边境贸易。目前,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河北省、吉林省等同蒙古有关地区和部门开展边境贸易。 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5年中蒙双边进出口总额为8.6亿美元,增长24%。其中,中方出口3.19亿美元,增长36.7%,进口5.41亿美元,增长17.5%。中方逆差2.22亿美元。 四、文化、科技与教育等方面的双边交往与合作 中蒙两国于1951年起建立文化联系。近年来,根据中蒙两国政府文化交流计划,两国开展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交流与合作。1994年双方签署《中蒙文化合作协定》。1997年,文化部长刘忠德率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访蒙,这是中蒙建交以来中国文化部长对蒙进行的首次访问。1998年,蒙古教育部长其·赛汗比列格率政府代表团访华,双方签署《中蒙1998-2000年文化交流执行计划》。1999年4月,文化部副部长艾青春率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访蒙。2001年4月,文化部部长助理常克仁率政府文化代表团访蒙,双方签署两国政府“2001-2003年文化交流合作执行计划”。2001年5月,蒙教文科部长仓吉德访华。2002年3月,蒙古广播电视局长冈包勒德访华。2004年4月,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率团访蒙,并参加了首次在蒙古举办的“中国文化周”活动。2005年4月,蒙教文科部长查干访华,“蒙古文化周”活动在中国举行。 1987年,中蒙恢复中断20多年的科学技术交流,双方签署了两国政府《1987-1988年度科技合作计划》。1989年,蒙古政府科技合作代表团访华。此后,双方定期举行科技合作会议和签订年度科技合作计划。1999年,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率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蒙。2001年11月,中科院副院长杨柏龄访蒙。 中蒙两国教育交流始于1952年,多年来,两国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展顺利。1996年,蒙古科教部长图木尔奥其尔访华,双方签署《中蒙1996-2000年教育交流与合作计划》。1998年,中蒙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相互承认学位学历的协定》。2000年,双方签署《利用中国无偿援助款项培养蒙古留学生项目执行计划》。2002-2003年度,蒙古公派在华进修、留学人员有180人,中国在蒙古进修人员有15人,向蒙派出援外汉语教师1名。2002年,教育部副部长张天保率团访蒙。2003年,蒙古教育文化科学部长仓吉德访华。 五、两军关系 自1990年以来,蒙古为改善蒙中两国军事关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蒙方率先提出互派武官问题,并主动邀请中国内蒙古军区司令员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于1991年3月访问蒙古。此后不久,蒙古与中国互派了武官,并实现了两国国防部长的互访,正式建立了两军最高层级之间的相互交流渠道。近年来,中蒙两国之间军方高层和较低层次之间的军事交流逐年增多。仅1994年至2000年的6年间,中国向蒙古国防领域提供的无偿援助就达2002万元,目前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2006年中蒙建立了“中蒙防务安全磋商”会话机制。 2007年5月26日,中国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梁光烈访问蒙古。7月13日蒙古国国防部长策伦呼格·沙拉布道尔吉一行访问中国。 六、其他关系 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两国领事关系也不断发展。1986年两国政府在北京签署了《中蒙领事条约》。1990年,蒙古恢复驻中国呼和浩特总领馆。1996年,蒙古驻呼和浩特总领馆驻二连办公室正式办公。1997年两国签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国政府关于蒙古国在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保留名誉领事馆的协定》。目前,双方对持外交、公务和因公普通护照人员互免签证。中蒙两国领事关系的发展,为推动两国经贸往来和人员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1991年,中蒙两国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边境口岸及其管理制度的协定》。2004年,双方对此协定进行了修订。 根据协定,目前,双方开辟了十对边境口岸,其中中国二连~蒙古扎门乌德为常年开放口岸,其余九对为季节性开放口岸。 目前,北京至乌兰巴托之间双方开辟有定期航班。乌兰巴托至呼和浩特之间蒙方开辟有定期航班。 北京—乌兰巴托、呼和浩特—乌兰巴托间有定期铁路客车。北京与乌兰巴托间开通了快速邮路。 蒙古与中国台湾省之间有经贸往来。据蒙方统计,1991年以来,台湾共向蒙提供无偿援助1260万美元;1998年至2001年底,蒙台贸易总额为1259.3万美元。 七、中国历任驻蒙大使 吉雅泰 (1950.07—1953.07) 何 英 (1954.09—1958.08) 谢甫生 (1958.09—1963.08) 张灿明 (1963.09—1967.01) 许文益 (1971.08—1974.02) 张伟烈 (1974.10—1978.04) 孟 英 (1978.08—1983.07) 李举卿 (1983.11—1989.06) 张德麟 (1988.12—1993.02) 裴家义 (1992.12—1996.08) 齐治家 (1996.07—1998.08) 黄家骙 (1998.12—2003.10) 高树茂 (2003.06—2007.07) 俞洪耀 (2007.05— ) 八、主要双边协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边界条约》(1962.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领事条约》(1986.8.9) 3、《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蒙古国友好合作关系条约》(1994.4.29) 九、双方外交机构 1、中国驻蒙古大使馆 大使:余洪耀(Yu Hongyao) 地址:蒙古国乌兰巴托市苏赫巴托区青年大街5号672信箱 C.P.O.BOX 672 Zaluuchuudyn Urgun Chuluu 5,Ulaanbaatar, Mongolia 网址:mn.china-embassy.org 、mn.chineseembassy.org 电话(总机):(0097611)320955、323940、311985、311903 移动电话 ![]() 传真:(0097611)311943、323987 电子邮箱: chinaemb_mn@mfa.gov.cn 职能部门:大使:余洪耀 政务参赞:柴文睿 经商处参赞:宋学军 文化处参赞:王大奇 武官处武官:朱德武 政治处主任:孙洪量 办公室主任:李雁军 领事部主任:周伟民 2、驻蒙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 宋学军 经济商务参赞 负责全面工作 手机99112398 高国梁 经济商务三秘 负责中国援蒙项目和工程承包 李志国 经济商务随员 负责中蒙双边贸易和在蒙投资 电话: (00)97611-323940/320955 传真: (00)97611-323987/311943 网址: http://mn.mofcom.gov.cn E-mail: mgjsc@yahoo.com.cn 3、蒙古国驻中国大使馆 大使:嘎乐桑·巴特苏赫 (H.E. Mr. Galsan Batsukh) 办公处及住宅:中国北京建国门外秀水北街2号 Chancery:No.2,Xiu Shui Bei Jie,Jian Guo Men Wai 网址: www.mongolembassychina.org 电话: 86-10-65321810(大使秘书)/65321203/65326909/65324730/1381080482/65326513(值班)/65321952(商务处)/65326512-120、106、108(签证处) 手机:1381080482 传真: 86-10-65325054,65326216(签证处) E-mail: mail@mongolembassychina.org 职能部门:特命全权大使:嘎乐桑·巴特苏赫 公使衔参赞:布扬巴达拉呼 Mr. Buyanbadrakh Tsedev 参赞(领事):巴·尼玛 Mr. Nyamaa 参赞(商务):乌兰巴雅尔 Mr. Urtnasan Ulambayar 国防武官:钢巴特 Mr. Ganbat Mijidgombo 一等秘书(领事):巴达玛宁布Mr.Togtokh Badmaanyambuu 二等秘书(商务):巴扎尔萨德Mr.Luvsansharav Bazarsad 二等秘书:白格勒玛 Mrs. Baigalmaa Gunaajav 国防副武官:巴珠戴·冈卓力格 Mr. B. Ganzorig 三等秘书:索永布 Mrs. Soyombo 三等秘书:巴特棋棋格 Mrs. Tuvshintugs Battsetseg 三等秘书(领事):奥德巴雅尔 Mr. Odbayar 随员:阿拉坦图雅 Mrs. Khainjamts Altantuya 4、蒙古国驻呼和浩特总领事馆 地址: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乌兰小区5号楼 电话: 86-471-433254 433266 4923819 传真: 86-471433250 5、蒙古国驻二连浩特领事馆 领事森·米亚格玛尔 副领事撒·敖特根巴雅尔 地址:中国内蒙古二连浩特市友谊路北1206号 电话:(00186-479)7539200 邮编:011100 6、蒙古国驻香港領事馆 名誉领事:唐宏洲 香港干诺道西28号威胜商业大廈1109-1111室 网址:http://www.mongolia.com.hk/ 电话:(852) 3571-8845 传真:(852) 2559-7506 |
蒙 俄 关 系 |
一、建交与一体化 1921年6月,苏联红军第一次进入蒙古,帮助蒙古击败白匪军,解放库伦,推翻傀儡政府。7月11日蒙古成立君主立宪政府,宣布独立。11月5日两国建交,签订了军事协定。从此,蒙古在对外军事关系上走上了长达70年的“一边倒”道路。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和伪满军队在中蒙边境东段不断挑衅,准备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蒙古与苏联遂于1936年签订友好互助条约,苏军第二次进入蒙古,蒙军在苏联的援助下迅速扩军。当时蒙军完全接受苏联外贝加尔军区和驻蒙苏军的指挥,实际上成为苏军的一部分。期间,苏蒙军队与日军爆发了诺门坎事件(苏蒙方称哈拉欣河战役),双方共动用15万军队,最终苏蒙军队粉碎了日军的挑衅。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以后,蒙古在苏联军事战略中的地位迅速提升,根据1966年签订的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苏军第三次进驻蒙古。当年,苏驻蒙第39近卫集团军所辖3个摩步师和2个坦克师约6.5万人,中型坦克1400余辆;驻蒙苏空军2个师又2个团约1万人,各型飞机260余架。蒙军则将指挥权完全交苏军掌握,蒙军充当了苏军在后贝加尔战略方向的一个战役兵团,其军事装备也全部由苏军无偿提供,苏蒙两军每年均举行以中国为假想敌的联合演习,两军完全实行了一体化。 二、低潮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中苏关系正常化,特别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驻蒙苏(俄)军全部撤出蒙古。1992年6月,驻蒙古国原苏军开始最后阶段的撤军,8月底全部撤完。苏(俄)军全部撤出蒙古后,由于俄罗斯停止向蒙古提供包括武器装备、人员培训和装备维修在内的无偿军事援助,同时宣布接管原苏联驻外部队后并未授权原驻蒙苏军将造价1.174亿卢布的最后一批营房无偿移交蒙方,使双方军事关系陷入低谷。由于蒙军过去一直依赖苏联援助,蒙军武器是清一色的苏式装备,如果长期得不到维修和更新,将使其国防能力受到极大影响。此后,蒙古政府总理和国防部长等领导人多次访俄,希望妥善解决双方在国防和军事领域存在的问题,但均未取得实质进展,导致俄蒙军事关系日渐疏远。此后,蒙古提出“全方位边防”理念,开始逐步在蒙俄边境一线部署边防部队,改变了过去两国“有边无防”的局面;1993年,蒙军还首次举行了以俄罗斯为假想敌的首次军事演习。 1993年,蒙古国总统奥其尔巴特正式访问俄罗斯。双方就发展双边合作关系,以及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同叶利钦总统签订新的俄蒙友好合作关系条约。 1994年4月7日,蒙古国总理扎斯莱访问俄罗斯,与俄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举行了会谈,双方签署了两国在文化、科技、邮电通信、高等教育、医疗卫生、水文气象、环境监控以及林业和两国公民签证制度等方面的合作协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俄罗斯同蒙古国传统盟友式的国家间关系在冷战后一度冷却,这给双方的经济、政治以及安全利益带来了消极的后果。 三、关系正常化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同前苏联相比在地理上愈加成为一个亚太国家。而且近年来随着俄欧洲部分资源的减少,俄经济增加了对东部资源的依赖,而高速发展的亚太地区愈加提高了对俄的吸引力。为此,俄罗斯致力于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消除隔阂,增加信任,构筑睦邻友好地带。调整同地区大国和各力量中心的关系,寻求共同点,协调行动,积极参与亚太事务的解决。基于这样的战略考虑,俄罗斯吸取历史经验,充分考虑到亚太整体利益与中俄关系新格局,制定新的对蒙政策。 对于新的俄蒙关系,俄罗斯领导人谋求与蒙古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认为加强同蒙古的经济联系对开发西伯利亚地区也具有一定意义。俄罗斯放弃了传统的与蒙结盟式的关系模式,而是更加务实,在睦邻友好关系基础之上,更注重经贸方面的合作。 另外北约东扩带来的巨大的压力和美国单边主义政策日见明显,俄罗斯逐渐意识到蒙古在冷战后对其仍拥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旦这个昔日盟友被敌性国家所控制,俄罗斯不仅可能面临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其战略后方也将完全暴露。因此,俄罗斯开始迎合蒙古发展两军关系的愿望,改善和发展两国军事关系。目前俄罗斯开始重返蒙古,积极发展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合作,双方将传统的友好关系似乎恢复到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 1999年,蒙俄两军借哈拉欣河战役60周年之机恢复高层交往;2000年,俄军总参谋长克瓦什宁率俄罗斯军事代表团访蒙,成为自驻蒙苏(俄)军全部撤离蒙古以来访问蒙古的最高级别军事代表团;同年,俄总统普京访蒙,并与蒙方确定了加强军事技术领域合作的有关问题,标志中蒙俄军事关系的全面恢复。近几年,两国在军事技术、边防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两国军事关系得到日益加强。 2000年双方互访情况:蒙基础设施发展部长巴特呼率政府代表团访俄(1月);蒙总统办公厅主任桑·巴雅尔率团访俄(2月);蒙边防军管理局局长兼边防军司令松德布少将率团访俄(4月);蒙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包勒德率团访俄(4月);蒙边防军管理局长松德布少将在恰克图与俄通讯边防局后贝加尔地区管理局长瓦利耶夫会晤,双方签署了2000年合作计划(10月);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州长戈沃林率团访蒙(9月);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谢尔盖·伊万诺夫率团访蒙(9月);俄司法部第一副部长杰明率团访蒙(10月);俄总参谋长兼国防部第一副部长克瓦什宁大将率团访蒙,双方签署《2001年蒙俄国防部门合作计划》和《俄蒙武装力量合作备忘录》(10月);俄罗斯克麦罗沃州州长图列耶夫率团访蒙(10月);俄蒙政府间混委会第八次会议在乌兰巴托举行。俄政府副总理兼农业部长高尔代耶夫和蒙基础设施部长吉格吉德率双方代表团出席并签署《2000-2001年度蒙俄政府经贸合作议定书》(1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对蒙进行国事访问。这是26年来俄国家元首首次访蒙。两国元首签署了《乌兰巴托宣言》,双方还签署了《蒙古地方政府和俄罗斯实体(州或共和国)政府合作原则协定》、《在和平利用原子能领域的合作协定的换文》、《蒙俄政府混委会就寻找和归还越境及被盗牲畜问题签署的合作协定的换文》(11月)。 2001年蒙俄关系进一步加强,双方互访频繁。双方互访情况:工业贸易部长其·冈卓里格对俄罗斯克麦沃州进行正式访问(1月);蒙古平反工作领导委员会主席、国家大呼拉尔副主席宾巴道尔吉访俄(1月);总统办公厅主任桑·巴亚尔对俄进行工作访问(2月);工业贸易部长其·卓里格对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进行工作访问(2月);法律和内务部长曾·尼亚木道尔吉访俄(2月);俄副总参谋长斯克沃佐夫上将出席蒙武装力量80周年庆祝活动;俄副外长罗修科夫访蒙(3月);法律和内务部长国务秘书巴亚斯格楞访俄(3月);国防部长古尔拉格查赴俄出席人类进入太空飞行40周年纪念活动并对俄进行正式访问(4月);俄紧急状态部长谢尔盖·绍依古对蒙进行工作访问(5月);俄联邦会议国家杜马俄蒙小组主席布达扎波夫访蒙(5月);俄副总理兼农业部长戈尔代耶夫访蒙(7月);俄西伯利亚军区司令包勒迪廖夫上将访蒙(8月);俄内务部副部长调查委员会主席莫嘉科夫访蒙(9月);国家大呼拉尔蒙俄议员小组主席扎斯莱率团访俄(10月);外长额尔登楚龙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出席蒙俄建交80周年活动,双方签署2002-2003年两国外交部间合作议定书(10月);宪法法院院长姜仓出席俄宪法法院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10月);俄法律部第一副部长耶夫德基莫夫访蒙(11月);蒙俄边界联检代表会议在乌兰巴托举行,双方签署"蒙俄边界划定议定书"(12月);基础设施部长、蒙俄政府联委会蒙方主席吉格吉德赴俄参加蒙俄政府联委会会议(12月)。 2002年蒙俄关系进一步加强,双方互访频繁,主要情况如下:国家大呼拉尔主席图木尔奥其尔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2月);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访蒙(3月);蒙古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包勒德访俄(4月);蒙俄商务理事会成立(4月);蒙古总理恩赫巴亚尔过境俄罗斯与俄总理举行工作会晤(4月);俄罗斯阿尔泰边疆区州长索里科夫访蒙(5月);蒙法院判决执行总局局长乔依姜仓访俄(6月);俄联邦内务部长格列兹洛夫访蒙(6月);俄联邦委员会主席米尔诺夫访蒙(7月);蒙古科学院院长、议员恰德拉访问俄图瓦共和国(8月);俄通社社长基达科夫访蒙(8月);蒙教育文化科学部长仓吉德访俄(9月);俄司法部长柴卡访蒙(9月);蒙法律内务部长尼亚木道尔吉应邀参加俄司法部成立200周年活动(10月);俄文化部长率团参加在蒙举办的俄罗斯文化周活动(10月);蒙国家储备局局长宾巴诺罗布应邀访俄(10月);俄边防军司令列兹尼切科上将访蒙(10月);俄国家杜马副主席切林嘎罗夫访蒙(10月);蒙基础设施部长吉格吉德率团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蒙俄政府间经贸科技合作委员会主席会议(11月);俄空军第一副总参谋长比杰夫中将访蒙(11月);乌兰巴托公民代表呼拉尔主席团主席比列格特访问莫斯科(11月);俄杜马委员、地区国际反恐委员会主席库利科夫大将访蒙(12月);俄外交部第一亚洲局长阿法纳斯耶夫访蒙并与蒙外交部邻国局长恩赫图尔举行磋商(12月)。 2004年蒙俄关系继续向前发展,主要交往情况有:俄外长伊万诺夫访蒙(1月);蒙工业贸易部长冈卓里格与俄工业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米丁在莫斯科举行会谈(1月);俄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国民会议主席鲁布桑诺夫访蒙(2月);蒙总理恩赫巴亚尔访问俄伊尔库茨克(3月);俄罗斯克麦罗沃州州长图列耶夫访蒙(6月);蒙国家大呼拉尔主席恩赫巴亚尔在蒙扎布汗省会见俄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8月);俄罗斯审计长斯捷帕申访蒙(8月);俄布里亚特总统波塔波夫访蒙(8月);蒙国防部国务秘书巴桑呼少将赴俄布里亚特共和国出席纪念哈拉哈河战役胜利65周年活动(9月);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州长戈沃林访蒙(11月)。 2005年蒙俄关系继续向前发展,主要交往情况有: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州长戈沃林访蒙(4月);蒙总统巴嘎班迪赴俄罗斯出席苏联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5月);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米罗诺夫赴乌兰巴托出席恩赫巴亚尔总统就职仪式(6月);蒙俄政府间经贸科技合作委员会第11次会议在伊尔库斯克举行,蒙工业贸易部长和俄农业部长分别率团与会(8月)。 |
蒙 美 关 系 |
一、建交及蒙美军事关系 1987年1月27日蒙美建交。蒙美军事关系是冷战后蒙古对外关系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环,特别是美国出于构筑亚太军事安全体系,遏制中俄,增强干预亚太地区军事行动能力的需要,大力加强对蒙古的军事渗透,积极发展与蒙古的军事关系。 1991年,蒙美互设武官处,正式建立军事关系。此后蒙美关系开始迅速提升,两军高层往来频繁,美方开始向蒙古提供各种形式的军事援助。1994年,蒙古在其制定的国家安全构想中,把美国列为了俄罗斯和中国以外的第3个重要国家。这标志着蒙古的国家安全战略从冷战时期的完全依附于苏联,转向借助外力同时制衡两大强邻。同年4月,美军方决定将蒙古纳入太平洋总部“联盟战略体系”;1995年8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第95-38号命令,将蒙古列入美国向其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1996年,蒙美先后签署了《蒙美军事领域交流与互访协定》和《蒙美安全保障合作协定》,规定双方可以派遣部队进入对方国家,加强维和交流,必要时美军可以临时进入和使用蒙古的军事设施,蒙军派军人赴美国接受训练,美国向蒙古提供军事援助,美国在蒙古出现自然灾害时提供救援等。至此,蒙美关系全面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新阶段。自1996年起,蒙古与美国根据两国民防部门签署的备忘录,每年均举行代号“平衡魔术”的联合民防演习。 1997年5月蒙基础设施发展部长尼亚木达瓦访美;6月美太平洋陆军司令斯吉勒中将率团访蒙,蒙自然环境部长阿迪亚苏伦顺访美国;8月蒙国防部部长道尔利格扎布访问夏威夷,美参议院商业科学和运输委员会主席米克凯恩率团访蒙;10月蒙对外关系部长阿勒坦格列尔对美进行工作访问;11月美助理国务卿邦办苏·舍克访蒙。 布什上台后,进一步加大了美蒙两国军事交流的深度和军事援助的力度。美国积极促成了蒙军派人参加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多国部队,并主动承担了驻阿和驻伊蒙军的所有费用。2001年以来,蒙军开始应邀派观察员或分队参加名为“金色眼镜蛇”的联合演习,这是美国在东南亚地区举行的规模最大的联合演习。从2003年开始,蒙美开始举行代号为“可汗探索”的年度例行联合军事演习,这是美海军陆战队首次参加此类演习,也是蒙美间举行的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事演习,突破了以往蒙美联合演习的民防与救援性质,且演习规模不断扩大。近期,美国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军方高官接踵访问蒙古,布什也决定对蒙古进行蒙建国以来美国总统的首次访问,无疑将推动美蒙军事关系出现进一步的质的变化。2004年,美国把蒙古国列为美国的16个经济援助受惠国之一。 美国发展与蒙古的军事关系具有针对中国的意图却是不言自明的。1999年2月的蒙美“平衡魔术”演习在蒙古东戈壁省宗巴音举行,距离中蒙东段边界仅120公里;2001年的“平衡魔术”演习又在距离中蒙西段边境较近的蒙古科布多省曼汗地区举行。此外,美国还在靠近中蒙、中俄边境的地方安装监听设施,用以监听俄罗斯和中国的军事动向。 在军事方面,2000年蒙古军队第一次派员参加了美国主导的代号为“集中-2000”的维和军事演习,此后一发不可收。2001年5月,蒙军应邀派员观摩美、泰、新加坡等国共同举行的“金色眼镜蛇2001”联合军事演习。 二、近年来的双方往来 2000年双方交往情况为:图娅外长率团访美(2月);蒙美在曼谷举行政治磋商,双方就亚太地区安全现状与远景规划、在ARF范围内的活动和两国关系问题交换了看法(5月);额尔登楚龙外长对美进行工作访问,双方就蒙美合作问题交换了看法。额访美期间还会见了美副国务卿罗斯、美国防部副部长斯克洛姆等(9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沃特·斯洛科姆访蒙,蒙总统、总理、外长 和国防部长分别会见(7月);美国太平洋部队总司令布莱尔访蒙,蒙总统、总理、外长和国防部长分别会见,总参谋长达希泽伯格同其会谈,双方就美在亚太地区安全方针及蒙美军事合作等问题交换了看法(8月);美国防部副部长斯克洛姆对蒙进行访问,启动蒙美安全磋商机制。双方签署了两国国防领域环保问题联合声明(12月)。 2001年双方交往情况为:国家大呼拉尔政权建设常设委主席达·登贝尔勒访美(1月); 自然环境部长巴尔斯包勒德对美国进行工作访问(2月);美军专家组访蒙,与蒙合作防治口蹄疫(4月);乌兰巴托市长恩赫包勒德访美(5月);蒙新闻界知名人士访美(7月);美前总统吉米·卡特访蒙(9月);基础设施部长吉格吉德访美(9月);总理恩赫巴亚尔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签署“蒙古政府与美国政府间农产品援助协定”,美向蒙提供1.5万吨小麦(11月)。 2002年蒙美交往主要情况如下:法律内务部长宾巴道尔吉对美国进行工作访问(1月);蒙古外交部与美国驻蒙古使馆举行例行磋商(4月);蒙总统办公厅主任巴特赫希格赴美国出席哈佛大学举办的研讨会(4月);蒙美两国在文莱举行政治磋商(5月);蒙古民主党主席道尔利格扎布率团出席在华盛顿举办的世界民主联盟成员党党首会晤(6月);蒙外长额尔登楚龙对美国进行工作访问(9月)。 “9•11”事件后的国际形势为蒙古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蒙古一改对国际事务默默无声的常态,表态支持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和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并派军队参与阿富汗和伊拉克重建。派往伊拉克的100多人的蒙军分队被媒体称为自1258年成吉思汗的后代“光顾”伊拉克以后的第一批到达伊拉克的蒙古军队。 2003年9月,美国军队第一次来到了蒙古大草原。美海军陆战队一部与蒙古人民军举行了代号为“可汗探索03”的联合军事演习。这是美军士兵第一次进入到这个东北亚内陆国家并进行军事演习。 除此之外,蒙美在经济上并无大的合作,美国对蒙古的经济援助远小于日本对蒙古的援助。蒙古极为看中与美国的外交关系,把美国看作为俄罗斯和中国之外的“第三邻国”。总统恩赫巴亚尔毫不讳言地说:“在当今世界,邻国不一定是从地理上划分的。当蒙古拥有足够多的邻国时,就会变得更安全,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己。”在他看来,美国是蒙古“政治上的邻国”,日本是“经济邻国”。 2004年蒙美主要有如下交往: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尔斯将军访蒙(1月);美国副国务卿阿米蒂奇访蒙(1月);蒙财政经济部长乌兰访美(4月);美宣布将蒙列入“千年挑战基金”计划(5月);蒙美在塔旺陶勒盖培训中心举行“寻找可汗-2004”联合军事野外演习(5月);蒙军总参谋长陶高少将访问美国太平洋海军陆战队司令部(5月);蒙总统巴嘎班迪访美(7月);美太平洋军区司令、海军上将法戈访蒙(7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凯利访蒙(10月);蒙国防部国务秘书巴桑呼少将出席在华盛顿举行的蒙美防务磋商(11月)。 2005年4月17日,蒙美“可汗探索2005”联合军演中,美国派出了70名驻太平洋的海军陆战队官兵,蒙军方面有130名官兵参加演习。此次联合军事演习的中心内容是执行维和任务的训练,包括执行巡逻任务、设卡检查等与维和有关的科目,演习结束后,蒙古派军队在苏丹和海地执行联合国维和任务。 2005年11月21日,美国为了进一步加强同蒙古的军事战略合作,同时也是对蒙古在美军出兵伊拉克问题上对美国的支持表示感谢,布什携夫人“空军一号”对这个位于中俄两大国之间的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进行了四个小时的访问,他是61年以来乌兰巴托首次接待的白宫来客,布什也给蒙古带来了一批重大的礼物―1100万美元军事援助,用以提高蒙古国在反恐怖方面的军事装备。 2005年蒙美还有如下交往:美众议院议长哈斯特德访问蒙古(8月)。美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蒙(10月)。 美国与蒙古的军事合作,双方目前更着眼于彼此的简单利益,蒙古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发展经济需要大量的外部资金,而美国在伊拉克及阿富汗问题上失道寡助,迫切需要国际支持,尤其是在各国不断退出伊拉克维和的关键时刻。尽管蒙古从美国得到了许多援助,但考虑到中俄两国,蒙古不会和美国有更深入和有针对中俄两国的实质性军事活动。 就像《纽约时报》预言:蒙古未来与中国的关系,将如同今天的加拿大对美国经济的依赖。就人口和经济而言,蒙古如果不考虑中俄两国的利益,而向遥远的美国靠拢,显然不是自安之道。从长远上看,美国更看中蒙古的重要的战略地位,因为华盛顿想在中国和俄罗斯之间插入一个楔子。 三、双方外交机构 蒙古驻美国大使馆 主要外交官员 His Excellency Ravdan Bold 大使 [email=%20b.odonjil@mongolianembassy.us]Mr. Banzragch Odonjil [/email]Minister Counselor and Deputy Chief of Mission Mr. Gonchig Ganbold 总领事 Mr. Dashdondog Bayarsaikhan 武官 Ms. Nayamaa Tumenbayar 一秘 Mr. Sambuu Dawadash 二秘 Mr. Navaantaya Bat-Ochir 二秘/领事 Mr. Ganbold Mendjargal 随员/礼宾 地址:Consular section,Embassy of Mongolia,2833 M Street NW Washington,DC,20007 USA 电话:(202) 333-7117,(202) 333-6214 网址:http://www.mongolianembassy.us/default.php EMAIL:monconsul@mongolianembassy.us 美国驻蒙古大使馆 地址:Micro Region 11, Big Ring Road, Ulaanbaatar 邮寄地址:The U.S. Embassy in Mongolia,P.O. Box 1021,Ulaanbaatar-13,MONGOLIA 美国邮寄地址:U.S.Embassy Ulaanbaatar,PSC 461, Box 300,FPO AP 96521-0002 电话:(976) 11-329-095 传真:(976) 11-320-776 网址:http://ulaanbaatar.usembassy.gov EMAIL:cons@usembassy.mn |
蒙 日 关 系 |
一、建交 1972年2月19日与日本建交。80年代末以来,蒙古非常重视发展与日本的关系。1988年,蒙古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比1987年增长了46.4%,其中同日本的贸易额增长最快,达2800万美元,占到当年对资本主义国家贸易总额的大约50%。1989年蒙日贸易额增加较快,达到3100万美元。1990年蒙古部长会议主席索德诺木应邀访问日本,这是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首脑第一次出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国签署了一项贸易协定,日方答应向蒙古提供贸易最惠国待遇。索德诺木在同海部首相会见时要求日本政府支持日私营公司同蒙古开展合作。海部说:“我希望日蒙两国政府首脑的这次划时代会晤将加强两国之间的联系和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他表示,日将从支持蒙古的民主化、经济改革的立场出发进行经济合作。 日本对蒙古的地下资源颇有兴趣,工商界人士来蒙古探宝的源源不断,但鉴于当时蒙古交通运输落后和劳动力素质低,投资环境差,大多也只好望洋兴叹。1991年上半年,日本给蒙古3亿日元的食品和2100万日元药物的援助。下半年日本又向蒙古捐赠1.5亿美元的物品,主要是冬季的必需物品。日本一教授被聘为蒙古政府的经济顾问,参与制定、实施蒙古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计划。 二、蒙古国体改革后蒙日关系 1991年 蒙古国实行体制改革,11月21日蒙古人民共和国改为蒙古国。蒙日关系恢复正常。 1991年3月蒙古对外关系部部长贡布苏伦访问南朝鲜和日本,在日本贡布苏伦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死在蒙古的1597名日本战俘的名单交给了日本外相。日方表示将在近期内派遣人员抵蒙取回这些死亡人员遗骨。同时,两国外长还签署了日方派遣志愿队去蒙古工作的协定。8月中旬,日本海部首相首次访蒙。海部首相在与蒙古总统奥其尔巴特的会谈中,将对“蒙古的民主化和实行市场经济的路线表示明确的支持”,海部除签署蒙古方面一再要求的国际通信卫星组织地面接受站建设项目外,还将表示在资金、开发电力、铁路运输等方面进行合作。 蒙古国和日本于1996年建立全面伙伴关系,日本当年即成为蒙古国的最大援助国。 1997年2月蒙总理恩赫赛汗对日本进行工作访问并出席两国建交二十五周年庆祝活动;3月、8月蒙自然环境部长阿迪亚苏伦访日;7月日本众议院副院长渡部恒三率团访蒙;8月日本厚生大臣小泉纯一郎访蒙;10月蒙对外关系部长阿勒坦格列尔对日本进行工作访问;12月蒙健康和社会保障部长卓里格访日。 2000年2月蒙教育部长巴特图尔访问日本;3月日驻蒙大使花田与图娅外长签署日政府向蒙提供计划外援助及粮食援助总额23.4亿日元,合2230万美元的换文;6月阿玛尔扎尔嘎勒总理率团访日参加前首相小渊惠三的葬礼,图娅外长与日本驻蒙大使花田签署日本政府无偿援助外蒙古实施三个项目的换文,总价值约24.64亿日元;9月日本社民党党首土井多贺子对蒙进行工作访问,额尔登楚龙外长率团访问日本。 2001年2月总理恩赫巴亚尔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双方发表联合新闻公报,签署双方政府间关于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5月教文科部长仓吉德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6月自然环境部长巴尔斯包勒德访日;9月法律和内务部国务秘书策伦道尔吉访日;12月财政经济部长乌兰、法律和内务部长访日。 2002年2月国家大呼拉尔主席图木尔奥其尔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3月社会和劳动保障部长巴特巴雅尔访问日本;5月日本政府向蒙政府提供价值4亿美元的食品援助;6月应蒙古总统的邀请,日本皇子文仁夫妇访蒙;7月自然环境部长巴尔斯包勒德访问日本; 从2002年起,日本政府在蒙实施“草根计划”,将援助重点从经济方面逐渐转向文化思想交流领域。2002年6月,由日本政府拨款援建的蒙日文化中心在蒙古国立大学落成。从2003年开始,日本政府将教育投资工作从首都乌兰巴托向牧区转移,特别是贫困省县。当年,获得日本“草根计划”援助的乡村学校达70所。2004年在“草根计划”范围内又实施了25个项目,包括改扩建基层中小学校舍、幼儿园和整修医疗诊所等。 2003年,日本驻蒙使馆在其馆内建立了“日蒙记者俱乐部”,以便更好地宣传日本对蒙古的援助情况。 2004年8月日本外相川口顺子访问蒙古,蒙方向日方提供了10100名二战后在蒙被俘的日本人(均已死亡)的情况资料。而且蒙古政府应日本政府的要求,在乌兰巴托市南部近郊修建了在蒙日军战俘纪念碑。在朝核六方会谈问题上,蒙古政府积极站在日本的立场上,在联合国改革问题上支持日本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蒙古各主流媒体经常把日本列为“对蒙古最友好的国家”之一。 同年8月日本环境大臣小池百合子访蒙。 2005年,日本政府向蒙古政府提供了5000万日元,用来更新改善蒙古音乐舞蹈学院的设备。2005财年蒙古获得四笔日本政府开发援助(ODA),总计14.84亿日元,其中对低收入农民的赠款3.3亿日元、对蒙古东部交通干道的兴建和改建援助5.44亿日元、人力资源奖学金4.07亿日元、粮食援助2亿日元。 2006年3月蒙古国总理恩赫包勒德访问日本。8月10日日本首相小泉也在他卸任前一个月亲自走访了蒙古,蒙总理恩赫包勒德在苏赫巴托广场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并与小泉举行了会谈,双方签署了蒙日经济合作协议(继续援助协议)和人才培养协议,日本政府向蒙提供6亿日元用于修建博物馆和培养人才。11日,蒙古总统恩赫巴亚尔会见小泉。小泉此访旨在表明日本政府高度重视对蒙关系,将进一步推动蒙日全面伙伴关系的发展。并促成经援换蒙古支持日本“入常”的协议。 以后便有一批又一批日本政要到乌兰巴托“朝圣”,包括前首相森喜朗8月率领的80人国会代表团。 2006年8月11日至27日,美日等国将与蒙古在蒙境内举行代号为“可汗·探索-2006”的多国联合军事演习。日本“自卫队”首次在蒙古参加军事演习,日本军队再次进入蒙古。 据统计,蒙古国和日本于1996年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后,日本已连续10年成为蒙古国的最大援助国。日本平均每年对蒙援助1亿美元,其中3000万至3500万美元为无偿援助,另有约1000万美元为技术合作援助。仅日本政府援蒙的“草根计划”一项,2005年共资助了20多个项目,投入近200万美元。 2007年2月,蒙古国总统恩赫巴亚尔访问日本,双方签署了未来10年两国关系发展规划。7月,日本皇太子德仁访问蒙古国,蒙日正在形成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三、日本的意途 日本是蒙古国最大的援助国,援助资金占蒙古国近年接收总援助资金的一半左右。2006年是日本的“蒙古年”,2007年则是蒙古的“日本年”。根据日本驻蒙古大使馆2004年11月的调查,超过七成蒙古人已经把日本视为“对蒙古最友好的国家”。 作为回报,蒙古国积极支持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并希望日本顶替蒙古国于2009年竞选联合国非常任理事国。从1991年至今已经给蒙古提供超过13亿美元的ODA,即日元贷款和无偿援助。从2002年开始,除了ODA,日本还在教育和文化活动上给予蒙古巨额资助,包括非政府组织也深入蒙古内地活动。2006年8月,前首相小泉卸任前特别访问蒙古,并承诺给予3亿5000万日元的经济援助。蒙古总统恩赫巴亚尔在2007年1月24日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通了电话。电话中恩赫巴亚尔表示:“蒙古决定不参加2008年的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竞选,并期待日本能代为参选,并在选举中发挥出自己的实力。”安倍即刻高兴地回应说:“我们对蒙古的善意深表感激。日本将参加竞选并力争胜利。” 近年来,随着国际上矿产资源的升温及蒙古国内投资环境的改善,日本开始积极参与蒙古的矿产资源开发。但日本在蒙古国的矿产资源开发无论是开采还是运输,都需要具有运距短、技术适应性强、劳动成本低优势的中国企业支持。其实,日本极力争夺在蒙古的矿产开发权,用意并不在矿产,而是抑制中国和俄罗斯在蒙古的影响日益扩大、拓展日本的大国地位及外交空间的需要。它们一面着力渲染“蒙古亲日”,日本援助蒙古最多,一面利用蒙古个别极端民族分子的错误行为,大肆宣传“蒙古排华”和中蒙矛盾,企图抬高自己身价,挑拨中蒙关系。 日本的做法同时与延伸美日同盟在中国两侧的存在和影响密切相关,同日本整个中亚地缘政治考虑有关。日本企图配合美国全球战略,把中东经阿富汗和中亚与东亚逐步连接,形成欧亚大陆之间的“一条线”,既可以对付“处于战略十字路口”的俄罗斯,也可以对付同一路口的中国,甚至影响也在这一路口的印度。 |
蒙 欧 关 系 | ||||||||||||||||||||||||||||||||||||||||||||||||||||||||||||||||||||||||||||||||||||||||||
一、蒙德关系 蒙德1974年1月31日建交。在冷战时期,蒙古与东德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如今蒙古迈向民主政治发展,而两德已经完成统一,两国关系在政治 、经济、文化等领域更加密切积极合作。近年来,大约有30家德国公司已在蒙古投资营运,其中以蒙古MIAT国家航空公司与德国Lufthansa航空公司间的伙伴关系最为紧密。 1925年4月,蒙古人民共和国任命政府工作人员达希叁丕郎和工程师呼尔拉特(Hejlgm)为正式贸易代表,派遣他们到德国就引进工业技术、派遣德国技术专家来蒙工作、开展互惠互利的贸易和培养预备干部等事宜与德国外交部官员进行了洽谈并签署了协定。随后,蒙古贸易代表处在德国柏林成立。 1994年4月,蒙古与德国互设武官,使德国成为继中、俄、美、印之后第5个与蒙古互设武官的国家。自1994年以来,德国国防部已经向蒙军提供了总值数千万马克的无偿援助。1998年10月,两国国防部官员在乌兰巴托签署了《关于蒙德两国国防部合作的联合声明》和《关于德国军事院校为蒙古培养军事干部的协定》两个文件,为两国的军事交流从法制上奠定了基础。 2000年5月30日-6月2日蒙古总统巴嘎班迪总统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2000年博览会开幕式。德总统约翰内斯·劳、首相施罗德会见。双方签署了有关蒙德联合对哈尔和林进行考古发掘的费用问题的联合公报,双方决定由德方赞助共同挖掘现已沉陷的蒙古帝国旧都喀喇昆仑城。 2001年4月法律和和内务部长尼亚木道尔吉访问德国;7月德国法律部长访蒙;9月蒙工贸部长冈卓里格访问德国;9月德国不来梅州州长、参议员、法律部长海宁·舍夫访蒙;9月国家大呼拉尔副主席宾巴道尔吉访德。 2002年2月国家大呼拉尔主席图木尔奥其尔、人革党总书记伊德沃赫腾访德;3月国防部长古尔拉格查访问德国;3月国家大呼拉尔办公厅秘书长访问德国;4月宪法法院院长姜昌对德国进行工作访问;5月健康部长尼亚木达瓦访问德国;5月德国外交部国务部长访蒙;8月蒙古国防部国务秘书巴桑呼少将访问德国;9月蒙德政府间2002-2003年发展政策合作磋商在乌兰巴托举行,双方签署"2002-2003年蒙德政府间合作备忘录",据此,德将在蒙实施价值2100万欧元的项目; 2004年2月,蒙议会政权建设常设委员会主席登贝尔勒访德;5月民主党副主席贡达赖访德; 2005年两国贸易总额为6,700万美元,蒙古的每年主要出口德国的产品为价值约670万美元的纺织品和畜牧产品。 除了民间企业的投资外,德国政府的无偿补助和优惠贷款在蒙古得到广泛支持。事实上,德国是仅次于日本和美国,为蒙古第三大援助国家。除资金援外,德国民间协会与组织在政治、社会与法律方面也提供多方面的协助 。今年是德蒙开发合作15周年,德国Konrad Adenauer Foundation 基金会在加强蒙古议会制度及农村经济上的发展提供人才培训与技术的交流。Hanns Seidel Foundation 基金会的重点是强化蒙古法律和行政结构。由德国社民党成立的Friedrich Ebert Foundation 基金会,主要工作是支持蒙古建立一个公民社会。 除了这些组织外,蒙古接受德国政府许多经济发展上的协助,例如德国技术合作协会 (GTZ) 在环境保护政策上,协助蒙古提高能源效率与建立永续经济发展的环境,同时参与蒙古城乡平衡发展的推行。 德国复兴开发银行(KfW银行)在能源部门,以及有助开发其他基础建设的措施上提供财务与技术上的援助。联邦地质科学研究所和自然资源中心(BGR)协助研究环保采矿的方法,国际移民与开发中心(CIM)的技术专家协助国立大学培训发电厂技术人员等。另德国发展服务中心则辅导中小型企业、自然资源管理及能源等各领域的职业训练。德国资深专家服务中心亦派遣退休专业人员传授他们的经验和知识。 超过2000名蒙古人在德国,这有助于促进两国交流及关系发展。近三万蒙古人讲德语,有许多蒙古大学和中学以德语教学,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市也有一间德国图书馆,双方也每年定期进行学术交流与交换学生活动。 蒙古驻德国大使馆 地址:Dietzgenstr. 31, 13156 Berlin 网址:http://www.botschaft-mongolei.de/ 电话 ![]() ![]() 德国驻蒙古大使馆 电话:+976 11323325 传真: +976 11323905 E-mail: germanemb_ulanbator@mongol.net germanemb_ulanbator@mongol.net 地址: United Nations Street,Ulan Bator,Mongolia 二、蒙古与丹麦的关系 蒙古与丹麦于1968年8月5日建交。丹麦王国北京大使馆负责中国、蒙古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驻乌兰巴托的名誉参赞也是丹麦的代表。 20世纪初,丹麦参与了架设穿越草原的恰克图—张家口电话线的工作。该国派来的技术人员负责技术监督工作。丹麦公主沙皇的遗婿玛利娅·费德洛芙娜曾是自1900年起在蒙古发掘金矿的国际“蒙古洛尔”公司的股东。1919-1920年来到布拉根塔拉,并居住下来。此后丹麦人在布拉根塔拉兴办了种植、畜牧、糖业、温室栽培、水渠、皮革等示范合作社。20年代后期,由于蒙古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并开始排挤外国人,所以合作社于1926年被迫解散。 1996年8月28-31日,丹麦王国外交大臣尼尔斯·赫尔维·佩特尔森对蒙古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举行了纪念丹麦蒙古学家赫宁格·哈斯伦德·克里斯蒂安森诞辰100周年活动。蒙古民族历史博物馆展出了克里斯蒂安森本世纪20-30年代在蒙古旅行的游记,以及对其所收集的大量蒙古传统用品和文献进行研究的成果,还有丹蒙友好协会出版的《蒙古包》季刊等,展览开幕之际,丹蒙友好协会、历史博物馆蒙译出版了1995年美国以《神秘的蒙古》为书名出版的克里斯蒂安森30年代写的《走吧》一书。 1990年以来,丹麦已经向蒙古提供了总价值2600万美元的经济援助。这些援助在民主、新闻自由、教育和清洁能源产品等领域为蒙古提供了帮助。2008年是丹麦和蒙古国建交40周年。1月30日到2月1日,丹麦大使叶普访问了蒙古国。在为期三天的访问中,大使与蒙古领导人进行了几次会晤。此次访问的目的是为了被正式任命为丹麦驻蒙古国大使。期间,叶普大使与蒙古国总统恩赫巴亚尔,外交部长奥云,国会议长伦代姜灿举行了正式会谈。此外大使还会见了蒙古-丹麦议会团体的负责人以及蒙古外交部欧洲关系部门的负责人。 三、蒙英关系 蒙英于1963年1月23日建交。 2000年3月阿玛尔扎尔嘎勒总理对英国进行正式访问。阿与布莱尔首相举行会谈,会见了英外交大臣库克、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保守党主席黑格及欧洲复兴开发分行银行官员等,双方签署了航空协定;3月蒙副议长道·冈包勒德率团对英国进行工作访问;11月蒙英第六次圆桌会议在伦敦举行。蒙国家大呼拉尔安全和对外政策常设委员会主席龙戴姜仓和副外长巴特包勒德等出席。 2001年3月英国政府允向蒙提供100万英镑的救灾援助;11月工贸部国务秘书云登访英。 2002年12月国家大呼拉尔副主席宾巴道尔吉访问英国。2004年4月蒙财政经济部长乌兰访问英国、荷兰;11月蒙国家大呼拉尔主席恩赫巴亚尔访英。 主 要 双 边 协 议
双边贸易额(单位:千美元)
特命全权大使B.Altangerel先生(自2008年3月) 参赞Jargalsaikhan Gozon先生(政治事务) 一秘Enkhbayar B先生 (领事) 参赞Daajamba B先生 (经贸事务) 参赞Enkhjargal Danzanbaljir女士(财政事务) 随员Asralt Batbold (领事) 地址:7 Kensington Court ,London,W8 5DL 名誉领事 Mr. Robyn M.Murray (苏格兰) Tel: 0 1259 752 343 Mob: 07803 952213 地址:Balhearty House,Coalsnaughton,Tillicoultry,Clackmannanshire,FK13 6NA Mr.Ernest F Crossen M.A. (爱尔兰) Tel: +353 1 626 4008 Mob(+353) 086 2573564 地址:Ard Aoibhinn, Knockmaroon Hill,Chapelizod, Dublin, 20 Ireland Mr.Fridrik Hrobjartsson (冰岛) Tel: +354 564 6060 Mob: +354 893 6584 地址:Bakkasmari 3,201 Kopavogur,Iceland 网址:http://www.embassyofmongolia.co.uk/ 四、与其它欧洲国家的关系 2000年人革党总书记恩赫图布辛率团出席意大利左翼民主党会议(1月);图娅外长对挪威进行正式访问,挪议长会见,这是蒙古部长级官员首次访挪(2月);图娅外长对瑞典进行正式访问,瑞议长 、副总理、外长会见了图,这是蒙古外长首次访问瑞典(2月);图娅外长对芬兰进行正式访问,芬兰总统阿赫蒂萨里会见。双方签署了蒙芬航空协定(2月);总统办公厅主任巴雅尔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工作访问(2月);蒙教育部长巴特图尔率团访问土耳其,并参加突厥语国家团结与合作第八次会议,会后双方签署蒙土政府2000-2002年度教科文部门合作协定(3月);斯洛伐克外交部国务秘书对蒙进行工作访问 (3月);土耳其司法部长吉尔莫特·萨米访蒙,蒙总统、法律部长达希·冈包勒德分别会见。双方签署“民事与刑事司法协助协定”(5月);巴嘎班迪总统对意大利进行工作访问,意总统及参众两院议长会见(6月);巴嘎班迪总统对梵蒂冈进行工作访问,会见了罗马教皇二世和梵蒂冈总理(6月);蒙总统巴嘎班迪对保加利亚进行正式访问,双方签署了相互鼓励和保护投资协定、卫生合作协定、两国外交部合作备忘录和两国卫生部2000-2002年合作计划等四个法律文件(6月);意大利外贸部副部长巴奥罗·法布里对蒙进行工作访问(10月);蒙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包勒德访问哈萨克斯坦,双方签署了2001-2002年两国安委会合作计划(11月);意大利工业外贸部副部长麦罗·法伯里克对蒙进行了工作访问(12月);蒙古欧盟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乌兰巴托举行(11月)。 2001年总理恩赫巴亚尔对欧盟和卢森堡进行工作访问,并于25日赴瑞士达沃斯参加第31届世界经济论坛年会(1月);匈牙利国民议会副议长卡特琳女士访蒙(5月);宪法法院院长那·姜仓访问土耳其(5月);外长额尔登楚龙正式访问白俄罗斯(5月);财政经济部副部长恩赫泰旺访问波兰(6月);波兰宪法委员会主席访蒙(6月);土耳其国务部长兼土蒙政府联委会土方主席阿卜杜尔哈卢克·洽伊访蒙(7月);教文科部长仓吉德访问土耳其(9月);捷克自然环境部长米洛什·库吉维耶尔特访蒙(9月);前议长贡其格道尔吉出席瑞士社会党大会(11月);国防部长古尔拉格查访问土耳其(11月);自然环境部长巴尔斯包勒德对捷克进行正式访问(11月);国家大呼拉尔副主席宾巴道尔吉访问挪威、瑞典(11月)。 2002年外长额尔登楚龙与法国驻蒙大使签署食品援助协定,法国在年内援蒙5000吨小麦(2月);国家大呼拉尔主席图木尔奥其尔对土耳其进行正式访问(2月); 国防部长古尔拉格查访问比利时(3月);宪法法院院长姜昌对德国、法国、葡萄牙进行工作访问(4月);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包勒德对访问土耳其、俄罗斯(4月);意大利政府向蒙提供价值20亿里拉的2300吨大米的无偿援助(4月);教育文化科学部长仓吉德对土耳其进行工作访问(4月);土耳其总统艾哈迈特·内吉代特·赛泽尔访蒙,双方签署了《蒙古政府和土耳其政府关于国际公路运输的协定》(6月);总统巴嘎班迪访问瑞士、列支敦士登、乌克兰,蒙乌双方签署《蒙古政府和乌克兰部长会议关于避免双重征税和偷漏税的协定》、《蒙古国教文科部和乌克兰教育科学部之间2002-2005年教育科学合作协定》(6月);奥地利国民议会议长海因茨·费舍尔访蒙(8月);比利时总长、国王军事顾问赫尔特雷上将访蒙(8月);国家大呼拉尔主席图木尔奥其尔访问土耳其、比利时、卢森堡、法国(10月);蒙古乌克兰政府间贸易、经济、科技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乌兰巴托举行,蒙工业贸易部副部长冈卓里格与会(10月);比利时国防大臣安德烈·弗拉奥访蒙(11月);保加利亚国民议会主席格尔吉科夫访蒙(12月)。 2004年,蒙同欧洲国家主要有以下交往:自然环境部长巴尔斯包勒德访问奥地利(1月);蒙政府办公厅主席恩赫图布辛访问保加利亚(1月);蒙国家大呼拉尔经济常设委员会主席奥其尔呼访问奥地利(2月);蒙副外长巴特包勒德出席在赫尔辛基举行的蒙芬政府间委员会第九次会议(2月);蒙军总参谋长陶高少将访问比利时、法国和卢森堡(3月);瑞士联邦外交部国务秘书丹尼肯访蒙(4月);蒙财政经济部长乌兰访问英国、荷兰(4月);蒙总统巴嘎班迪访问土耳其并出席蒙古文化周活动(4月);蒙工商会主席登贝尔勒访问奥地利(5月);蒙总审计长扎布兹玛访问土耳其(5月);比利时议会众议院主席德克罗访蒙(7月);保加利亚审计长尼科洛夫访蒙(7月);波兰外长齐莫谢维奇访蒙(8月);土耳其教育部长切里克访蒙(8月);意大利副外长安东尼访蒙(9月);波兰最高监察院院长塞库瓦访蒙(9月);挪威议长科斯莫访蒙(10月);奥地利教科文部长盖勒出席在蒙举行的奥地利日活动(10月);蒙健康部长冈迪访问土耳其(11月);蒙外长蒙赫奥尔吉勒访问保加利亚并以客人身份出席欧安会外长会议(12月);土耳其内务部长阿克苏访蒙(12月);蒙建筑和城市建设部长巴特巴雅尔访问土耳其(12月)。 2005年7月在蒙法两国建交40周年活动期间,蒙古国立大学同法国外交部共同创办了蒙法文化中心,并举办了开幕仪式。该中心位于蒙古国立大学留学生宿舍,其主要业务有:法语培训、为教师举办专门的讲习班、建立法文诗歌和戏剧小组、为群众提供免费服务等。如每周五让群众免费观看法国著名电影、为法文教师和学法文的大学生提供借阅法文手册和课本的服务。其图书馆有2500册书籍,大学生可借阅书、CD,借阅期限为一周。该中心还提供上网服务,上网价格为每小时500图(合人民币3.5元)。 |
蒙 印 关 系 |
1955年12月建交。1997年1月,蒙古同印度签署两国政府间航空关系协定;4月蒙国家大呼皎洋法律常设委主席巴特楚龙访问印度;10月印度下议院议桑格马访蒙; 在2000年以前,印度和蒙古的双边往来并不密切,印度自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推行“向东看”政策和策略,寻求与中国的邻国建立战略关系。印度加强与蒙古的军事合作关系正是其“向东看”战略的具体步骤之一,旨在增强对周边邻国领空以及该地区军事活动的监控力度。所以蒙古与印度之间的关系近年来(2000年后)得以大幅提升,主要表现为国防和安全联系,经济、文化、体育等交流较少。 2000年2月蒙农牧业工业部长索德诺木策伦访问印度;3月蒙人革党总书记额奈比希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12月蒙古防卫部部长陶高访问印度,印方允蒙军派人到印军校学习。 2001年1月总统巴嘎班迪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双方签署《蒙印联合宣言》、《国防合作协议》等七个文件,《国防合作协议》包括举行联合军事演习、两国军事官员互访等内容;7月印度议会下院议长访蒙;9月印度信息产业部长马哈金访蒙。 2002年1月蒙通社社长巴桑苏伦访问印度;1月国防部长古尔拉格查访问印度;3月教育文化科学部长仓吉德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5月国家大呼拉尔副主席宾巴道尔吉对印度进行正式访问; 2003年11月,印度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与来访的蒙古国防部长进行会谈并达成协议,印度国防部同意派遣专家对蒙古的所有武器装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其中包括蒙军的苏制“米格-21”战斗机的升级计划,这也是印度首次负责对其他国家的武器装备进行日常维护。同年10月,印度派遣了一个大型国防技术专家代表团,包括军械人员和步兵、炮兵及航空工程人员,协助蒙古军方制定装备维护的可行性计划。 2004年1月,蒙古总理又对印度进行了正式访问,其中提升双边防务合作关系是此次访问中的重头戏。在两国总理会谈后发表的联合声明当中,印蒙两国同意进一步深化和加强军事交流与合作,蒙古将派遣军官到印度军事院校接受训练,同时商讨两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的可能性。 在2004年、2005年,印蒙两国特种部队先后在蒙古和印度举行了联合军事演习 。2004年10月在蒙古境内举行联合维和任务演习,这是两国首次举行双边联合军演。2005年12月印蒙两国建交50周年,双方在印度东北部米佐拉姆Vairangte地区的“反叛乱和丛林战学校(CIJWS)”举行了第二次联合军演。当时的蒙古国防部长策伦呼·沙拉布道尔吉 (T.S. Sharavdorj)观摩了演习。期间,双方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负责双边联合军演以及军方官员互访等相关事宜。双方防务合作进入实质化阶段。 印度军方2007年派遣四名上校级军官前往蒙古参加“可汗探索2007”指挥所演习(CPX)。“可汗探索2007”指挥所演习为期10天,于8月1日至10日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举行,由蒙古和美国联合主办,共有来自15个国家的约240名军人参演。除了印度之外,其它参与国主要包括澳大利亚、孟加拉国、文莱、柬埔寨、法国、德国、印度尼西亚、尼泊尔、新加坡、韩国、斯里兰卡、菲律宾以及汤加等国。此外,孟加拉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斯里兰卡五国还派遣大约1000名军事人员,与主办国蒙古和美国一起举行为期两周的“可汗探索2007” 野战训练演习。 随即蒙印迎来第三次蒙-印联合军事演习,演习代号为“游牧之象”。两国军事人员于8月28日开始在距乌兰巴托以西约65公里的塔旺陶勒盖武装力量训练中心举行(五丘训练中心)以反恐为主要内容的联合军事演习。此次演习分理论学习和实战演练两个阶段,蒙军80人、印军43人参加演练,两国军人将在演练中相互交流经验,提高维和能力。演习持续到9月5日。 基于印-蒙当前的友好关系,以及两国之间最近推动的一系列外交和安全倡议计划,印度计划扩大并升级其设在蒙古境内的一个“监听站”。不仅如此,印度官方消息来源并透露,印度还正考虑在蒙古境内建立一个早期预警雷达站。 蒙古是俄罗斯的后方也是中国的后方。印度在蒙古搞军事演习是幌子,监听中国军事活动是真。所以印度在蒙古的行为对中国更具现实威胁。由于蒙古的地理特殊外国势力直接军事干预蒙古都不现实,背靠中俄2个大国陆路边境,其他国家干预无法下手。印度和俄罗斯有着庞大的军火贸易,在蒙古搞针对中国的军事活动对俄罗斯不是太敏感。所以俄罗斯一直对印度在蒙古的军事动向不加过问。加上蒙古对印度经济的需要,这些条件都是构成印度能在蒙古军事存在的原因。 印度直接的军事监视对象就是中国最大的航天基地,地理位置靠近外蒙西部。一直以来都是安全的后方。现在印度在中国基地附近的蒙古建立了监听站对中国非常不利。 |
欢迎光临 蒙古语翻译事务所_蒙文翻译,蒙语翻译,新蒙文翻译 (http://www.mgltxt.com/bbs/) | Powered by Discuz! X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