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蒙古语翻译事务所_蒙文翻译,蒙语翻译,新蒙文翻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36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乌孙的西迁、扩散和消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2-3 17:4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西迁、扩散和消失
                                                                                            钱伯泉
        内容提要: 公元前179~ 前178年, 乌孙国被月氏攻灭, 其残部在匈奴的关照下得到恢复和发展。公元
前138年左右, 乌孙举族西迁至伊犁河谷周围重新建国, 此后其余部又向南方的葱岭(帕米尔高原) 内外
扩散。公元5世纪初, 乌孙又举族南迁至葱岭中, 不久其国即告消失。哈萨克族的族源不是汉朝的乌孙。
关键词: 乌孙.. 月氏.. 匈奴.. 西迁.. 南迁




乌孙是我国上古的西北民族之一, 于西汉中期西迁至伊犁河流域立国, 在西域的历史上曾经叱
咤风云五百余年。南北朝前期, 大部分乌孙人南迁至葱岭(今帕米尔高原) 内外, 小部分乌孙人
融合于北匈奴余部, 乌孙逐渐从历史舞台上消失。关于乌孙的历史, 国内外的学者颇多误解。尤其
是研究哈萨克族历史的专家, 几乎无一例外地将乌孙认定为哈萨克族的族源, 其实这种观点大悖于
历史事实, 很有纠正的必要。本文着力探讨乌孙的迁徙去向, 主要目的即在于说明哈萨克族的历史
与上古的乌孙无关。



一、乌孙的故地及其与月氏、匈奴的关系


汉高祖、文帝、景帝三代, 忙于抵御匈奴的入侵, 无暇顾及西北诸民族。汉武帝即位后, 决心
反击匈奴, 着意联络与匈奴结怨的西北民族, 乌孙始为汉朝所知。..汉书.. 张骞传.. 记载:
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 骞既失侯, 因曰: .. 臣居匈奴中, 闻乌孙王号昆莫。昆莫父
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火享煌间, 小国也。....
祁连, 指今甘肃省与青海省交界的祁连山脉。.. 火享煌.. 即..敦煌.., 指今祁连山西部北麓, 今甘肃
敦煌市周围的广阔平原。由张骞的这段话可知, 乌孙和大月氏原来都居住在祁连山北的河西走廊地
区, 比起汉朝和匈奴, 不过皆为小国。张骞的话, 仅仅指出了乌孙和大月氏两国的共同方位, 并没
有指出两者的确切地望。那么, 乌孙和大月氏两国的确切地望在何处?
秦汉之际长城西北主要有三个强大的民族, 它们是匈奴、月氏和乌孙。汉文帝时期, 月氏击灭
乌孙, 不久, 匈奴又逐走月氏, 于是乌孙和月氏的国境皆归匈奴所有。匈奴冒顿单于将乌孙故地分
封给近亲浑邪王, 将月氏故地分封给近亲休屠王, 大量匈奴部落迁居二地。汉武帝前后派卫青和霍
去病出征匈奴, 不断取得胜利。匈奴的浑邪王杀死休屠王, 率众投归汉朝, 河西走廊归属汉朝。汉
朝始设武威郡和酒泉郡, 继又从武威郡分出张掖郡, 酒泉郡分出敦煌郡, 是为汉朝的河西四郡。
.. 张掖郡, 故匈奴昆邪王地, 武帝太初四年开, 莽曰设屏。户二万四千三百五十二, 口八万八千七
2#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7:41:08 | 只看该作者
百三十一。.... ..昆邪王.. 为..浑邪王.. 的异译, 其居住地原为乌孙故地, 可知乌孙国的东境为西
汉的张掖郡。..汉书.. 地理志.. 的.. 酒泉郡..、..敦煌郡.. 虽未明确指出为.. 昆邪王地.., 但从张骞
的乌孙..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火享煌间.. 可知, 酒泉、敦煌二地也曾是乌孙国的境域。
至于月氏, 从汉朝的许多记载可知, 它原立国于乌孙之东, 北与匈奴相邻。..武威郡, 故匈奴
休屠王地。武帝太初四年开。莽曰张掖。户万七千五百八十一, 口七万六千四百一十九。.... 匈奴休
屠王的居地, 原属月氏国所有, 可知月氏国的一部分, 在祁连山脉东头北麓的平川上。秦汉之际,
月氏是个大国, 连匈奴也一度曾附属于它, 匈奴头曼单于曾将太子冒顿送到月氏国去当人质, 可知
月氏国境决不止汉朝的武威郡一地, 其东北的贺兰山和六盘山一带, 也是月氏国的奥区。至于匈
奴, 冒顿单于时强盛, 统治着整个蒙古高原, 匈奴与月氏世代为仇敌, 双方攻战不休, 而乌孙则与
匈奴有着一定的血缘关系, 说乌孙是..匈奴的别部.., 当不过分。
二、乌孙的灭亡及其残部依附于匈奴
汉文帝即位之后不久, 匈奴冒顿单于亲统大军征伐东胡, 月氏没有了来自北方的威胁, 于是乘
机西击匈奴的亲族乌孙, 攻杀其王难兜靡, 兼并其地。..汉书.. 张骞传.. 是这样记载事件经过的:
昆莫父难兜靡本与大月氏俱在祁连、火享煌间, 小国也。大月氏攻杀难兜靡, 夺其
地, 人民亡走匈奴。子昆莫新生, 傅父布就合羽侯抱亡置草中, 为求食, 还, 见狼乳之,
又乌衔肉翔其旁, 以为神, 遂持归匈奴, 单于爱养之。
..
..昆莫.. 的汉语意译为..王.., 此难兜靡之子的..昆莫.. 号称..猎骄靡..。..傅父.. 即师傅兼保父,
.. 合羽侯.. 为乌孙的贵官, 多由昆莫的兄弟子侄担任。昆莫被抱着逃亡至匈奴后, 爱养他的, 先是冒
顿单于。公元前174年, 冒顿单于死后, 其子老上单于继位, 仍然爱养昆莫。根据此后发生的历史
事件推算, 月氏击灭乌孙的时间约为公元前179~ 前178年。
月氏攻灭乌孙的消息使冒顿单于感到震怒, 他在征服东胡之后, 立即班师西归, 并派右贤王率
军西征月氏, 大获全胜。事后, 冒顿单于洋洋得意地写信给汉文帝说:
其明年, 单于遗汉书曰: ..天所立匈奴大单于敬问皇帝无恙。前时皇帝言和亲, 事
称书意合欢。汉边吏侵侮右贤王, 右贤王不请, 听后义卢侯难氏等计, 与汉吏相距, 绝
二主之约, 离兄弟之亲。皇帝让书再至, 发使以书报, 不来, 汉使不至, 汉以其故不
和, 邻国不附。今以小吏之败约故, 罚右贤王, 使之西求月氏击之。以天之福, 吏卒
良, 马强力, 以夷灭月氏, 尽斩杀降下之, 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 皆以
为匈奴, 诸引弓之民, 并为一家.. ......
.. 其明年.. 指汉文帝前元四年, 即公元前176年。从冒顿单于罚右贤王出征, ..西求月氏击之.. 来
看, 月氏王击灭乌孙后, 即将庭帐从邻近匈奴的贺兰山下搬迁至乌孙国内, 匈奴一时不知月氏王的
去向, 所以要.. 求.. (寻求) 攻击的目标。此役不但..夷灭.. 了月氏, 而且平定了楼兰、乌孙、
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 使..引弓之民.. 都并归匈奴, 可见战斗规模很大, 作战时间不短, 至少需
要一年, 所以此战必发生于汉文帝前元三年, 相当于公元前177年。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 1) 乌
孙已为月氏所灭, 右贤王是击败月氏, 平定了原乌孙国境。过去有人认为乌孙是被匈奴攻灭的, 这
是误解。( 2) 楼兰国在今新疆东南部的罗布泊周围, 呼揭在今阿尔泰山北端, 乌孙国在二者之间,
3#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7:42:04 | 只看该作者
可见乌孙的国境大致已达天山东部的今哈密地区。当时的西域不止二十六国, 而这二十六国是在楼
兰、乌孙、呼揭的旁边, 也就是说, 既有这三国西边的国家, 也有这三国东边的国家。许多国内外
学者往往把这一战役认定为匈奴已经完全征服和平定了西域, 这也是一大误解。实际上, 匈奴是平
定了三国旁边的一些游牧民族国家, 使诸..引弓之民.. 并归匈奴了。而那些农耕民族的国家和距
离较远的西域国家, 匈奴的马蹄并未踏及。匈奴完全征服西域, 是此后数十年逐渐完成的, 并非
.. 毕其功于此一战役..。
冒顿单于之所以要给汉文帝写这封信, 目的是为了夸耀自己的武功, 对汉朝进行恐吓, 因此,
其信中多有不实之词。以征伐月氏来说, 冒顿单于说的是: .. 夷灭月氏, 尽斩杀降下之。.. 然而,
..汉书.. 张骞传.. 却说: .. 月氏已为匈奴所破, 西击塞王; 塞王南走远徙, 月氏居其地。.. ..塞王..
即塞人之王, 西方记载称..塞人.. 为Saka, 他们是操东波斯语的白色人种, 在伊犁河上游建立了
一个王国, 其居民以畜牧业为主, 兼营农业。月氏被匈奴击败后, 大部分西逃至伊犁河上游, 赶走
塞王, 征服塞人, 在这里重新建国, 史称..大月氏..。而..其余小众不能去者, 保南山羌, 号小月
氏.... 。
..南山.. 指河西走廊南侧的祁连山, 那里是羌人聚居之地。据此可知, 月氏被匈奴击败后, 少
数不能远徙的人逃入祁连山, 取得羌族的保护, 存活了下来, 他们号称为..小月氏..。综上所述,
可知冒顿单于对月氏作战, 虽然取得了胜利, 但是斩杀和收降的人数不多, 大部分月氏人西迁伊犁
河流域, 号称.. 大月氏.., 对今后西域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部分月氏人南逃祁连山, 号称
.. 小月氏.., 自汉初至宋代, 对西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影响十分深远。
因为乌孙与匈奴有着一定的血缘, 两国关系比较亲密, 所以乌孙被月氏攻灭后, 其残余的民众
纷纷逃奔匈奴, 得到匈奴人的庇护, 抱逃匈奴的昆莫则在匈奴单于的爱养下日益长大。..史记.. 大
宛列传.. 记载:
乌孙王号昆莫, 昆莫之父, 匈奴西边小国也。匈奴攻杀其父, 而昆莫生弃于野, 鸟
嗛肉飞其上, 狼往乳之。单于怪以为神, 而收长之。及壮, 使将兵, 数有功, 单于复以
其父之民予昆莫, 令长守于西域。昆莫收养其民, 攻旁小邑, 控弦数万, 习攻战。..
..史记.. 的作者司马迁, 其生活的年代与汉武帝统治的时间约略相当, 大致比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
要年轻二三十岁。司马迁任太史令时, 张骞已去世多年。上引史实为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 张骞对汉武帝提出.. 联合乌孙, 共击匈奴.. 的建议时所说的话, 有关乌孙国情况, 皆是十多
年前他第一次出使西域大月氏国时道听途说所得, 错误较多, 说乌孙昆莫之父是被匈奴攻杀的, 乌
孙是被匈奴击灭的, 即是一个大错。张骞与汉武帝的讲话被在场的有关官吏记录下来, 存入朝廷档
案, 司马迁撰写..史记.. 利用这件朝廷档案记述了这段史实, 因此以讹传讹。而..汉书.. 为东汉
初年的班固所撰, 其时乌孙和汉朝已经亲密往来了一百二十多年, 汉朝对乌孙的历史已了如指掌,
所以班固在撰写..张骞传.. 时, 即将这段史实更正过来, 正确地记述为月氏攻灭乌孙, 匈奴庇护
乌孙昆莫及其民众, 匈奴爱养乌孙昆莫, 乌孙西击月氏而迁居其地, 事件的先后发展才显得合情合
理, 不相矛盾。
上列引文中的.. 及壮.., 相当于中原儒生所说的..及冠.., 意为长大成人, 二十岁左右。..将
兵.. 即统率军队。..单于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 意为..匈奴的老上单于又将逃在匈奴的乌孙民众
交还给昆莫..。..令长守于西城.., 匈奴以游牧为生, 城池极少, 此..西城.. 必为.. 西域.. 之误,
指匈奴的右方, 约为蒙古高原与新疆接界的阿尔泰山内外, 不包括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的乌孙故地
4#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7:43:07 | 只看该作者
可见乌孙的国境大致已达天山东部的今哈密地区。当时的西域不止二十六国, 而这二十六国是在楼
兰、乌孙、呼揭的旁边, 也就是说, 既有这三国西边的国家, 也有这三国东边的国家。许多国内外
学者往往把这一战役认定为匈奴已经完全征服和平定了西域, 这也是一大误解。实际上, 匈奴是平
定了三国旁边的一些游牧民族国家, 使诸..引弓之民.. 并归匈奴了。而那些农耕民族的国家和距
离较远的西域国家, 匈奴的马蹄并未踏及。匈奴完全征服西域, 是此后数十年逐渐完成的, 并非
.. 毕其功于此一战役..。
冒顿单于之所以要给汉文帝写这封信, 目的是为了夸耀自己的武功, 对汉朝进行恐吓, 因此,
其信中多有不实之词。以征伐月氏来说, 冒顿单于说的是: .. 夷灭月氏, 尽斩杀降下之。.. 然而,
..汉书.. 张骞传.. 却说: .. 月氏已为匈奴所破, 西击塞王; 塞王南走远徙, 月氏居其地。.. ..塞王..
即塞人之王, 西方记载称..塞人.. 为Saka, 他们是操东波斯语的白色人种, 在伊犁河上游建立了
一个王国, 其居民以畜牧业为主, 兼营农业。月氏被匈奴击败后, 大部分西逃至伊犁河上游, 赶走
塞王, 征服塞人, 在这里重新建国, 史称..大月氏..。而..其余小众不能去者, 保南山羌, 号小月
氏.... 。
..南山.. 指河西走廊南侧的祁连山, 那里是羌人聚居之地。据此可知, 月氏被匈奴击败后, 少
数不能远徙的人逃入祁连山, 取得羌族的保护, 存活了下来, 他们号称为..小月氏..。综上所述,
可知冒顿单于对月氏作战, 虽然取得了胜利, 但是斩杀和收降的人数不多, 大部分月氏人西迁伊犁
河流域, 号称.. 大月氏.., 对今后西域的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小部分月氏人南逃祁连山, 号称
.. 小月氏.., 自汉初至宋代, 对西北民族史和地方史的影响十分深远。
因为乌孙与匈奴有着一定的血缘, 两国关系比较亲密, 所以乌孙被月氏攻灭后, 其残余的民众
纷纷逃奔匈奴, 得到匈奴人的庇护, 抱逃匈奴的昆莫则在匈奴单于的爱养下日益长大。..史记.. 大
宛列传.. 记载:
乌孙王号昆莫, 昆莫之父, 匈奴西边小国也。匈奴攻杀其父, 而昆莫生弃于野, 鸟
嗛肉飞其上, 狼往乳之。单于怪以为神, 而收长之。及壮, 使将兵, 数有功, 单于复以
其父之民予昆莫, 令长守于西域。昆莫收养其民, 攻旁小邑, 控弦数万, 习攻战。..
..史记.. 的作者司马迁, 其生活的年代与汉武帝统治的时间约略相当, 大致比两次出使西域的张骞
要年轻二三十岁。司马迁任太史令时, 张骞已去世多年。上引史实为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 张骞对汉武帝提出.. 联合乌孙, 共击匈奴.. 的建议时所说的话, 有关乌孙国情况, 皆是十多
年前他第一次出使西域大月氏国时道听途说所得, 错误较多, 说乌孙昆莫之父是被匈奴攻杀的, 乌
孙是被匈奴击灭的, 即是一个大错。张骞与汉武帝的讲话被在场的有关官吏记录下来, 存入朝廷档
案, 司马迁撰写..史记.. 利用这件朝廷档案记述了这段史实, 因此以讹传讹。而..汉书.. 为东汉
初年的班固所撰, 其时乌孙和汉朝已经亲密往来了一百二十多年, 汉朝对乌孙的历史已了如指掌,
所以班固在撰写..张骞传.. 时, 即将这段史实更正过来, 正确地记述为月氏攻灭乌孙, 匈奴庇护
乌孙昆莫及其民众, 匈奴爱养乌孙昆莫, 乌孙西击月氏而迁居其地, 事件的先后发展才显得合情合
理, 不相矛盾。
上列引文中的.. 及壮.., 相当于中原儒生所说的..及冠.., 意为长大成人, 二十岁左右。..将
兵.. 即统率军队。..单于复以其父之民予昆莫.., 意为..匈奴的老上单于又将逃在匈奴的乌孙民众
交还给昆莫..。..令长守于西城.., 匈奴以游牧为生, 城池极少, 此..西城.. 必为.. 西域.. 之误,
指匈奴的右方, 约为蒙古高原与新疆接界的阿尔泰山内外, 不包括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的乌孙故地
5#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7:43:42 | 只看该作者
和月氏西部领土, 当时已分封给匈奴的浑邪王和休屠王统管。按照匈奴的习惯, 只有单于的兄弟子
侄等近亲才能.. 统兵.., 老上单于居然让乌孙昆莫统领匈奴兵, 可见他已将昆莫视为自己的兄弟子
侄一样的近亲。后来又将匈奴境内的乌孙难民收集起来, 发还给昆莫统领, 让其长期驻守西域, 很
有让乌孙复国的味道, 只因乌孙故地已归浑邪王统领, 乌孙人寄居匈奴右地, 不能说是.. 独立复
国..。但是, 从以上事实看, 匈奴的老上单于对乌孙昆莫是恩爱有加, 十分关照的。正因为匈奴单
于给昆莫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再加上昆莫个人拥有的超常智慧和能力, 乌孙得以迅速地恢复和
发展起来, 很快达到了.. 控弦数万.. ( .. 控弦.. 指能使用弓箭的战士)、..习攻战.. 的强大水平。
三、乌孙的西迁及其复国
月氏于公元前177年被匈奴逐出河西走廊后, 不断向西迁徙, 其属部分别占领塔里木盆地北
缘, 建立了焉耆国和龟兹国。其主部则占领焉耆以西的巴音布鲁克草原, 并继续西进伊犁河流域,
逐走该地的塞王, 征服当地的塞人, 重建国家。因为西迁的月氏人占原月氏国人的大部分, 所以自
称为..大月氏..。
巴音布鲁克草原和伊犁河谷气候温暖, 水草丰美, 极宜于畜牧。西迁的大月氏在这样优越的自
然环境中迅速发展起来, 人口滋生, 牲畜繁殖, 经济增长, 实力大增, 于是逐渐向四周实施扩张,
这就严重威胁到匈奴的安全, 于是引起匈奴对大月氏发动第二次打击。..大月氏本行国也, 随畜移
徙, 与匈奴同俗。控弦十余万, 故强轻匈奴。本居敦煌、祁连间, 至冒顿单于攻破月氏, 而老上单
于杀月氏, 以其头为饮器, 月氏乃远去, 西击大夏而臣之, 都妫水北为王庭。.... ..冒顿单于攻破月
氏.., 指公元前177年匈奴对月氏的第一次打击, 是役将月氏赶出了河西走廊。.. 而老上单于杀月
氏....都妫水北为王庭.. 指匈奴对月氏的第二次打击。在记录这第二次打击的文字中, 错误较多,
其一, 发动这次打击的匈奴最高统治者不是老上单于(下文将详细论述); 其二, .. 杀月氏.. 后脱
一..王.. 字, 即杀死月氏王, 将其头盖骨制作为饮酒的器具。匈奴对月氏的第二次打击, 究竟发
生于何年? 当时的匈奴单于是谁? 我们从..汉书.. 张骞传.. 中可以找到答案: ..张骞, 汉中人也,
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 以其头为饮器, 月氏遁而怨匈奴, 无与共击之。汉方欲
事灭胡, 闻此言, 欲通使, 道必更匈奴中, 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 使月氏, 与堂邑氏奴甘父俱
出陇西。..
..建元.. 为汉武帝早期的年号, 共有6年(公元前140~ 前135年) , ..建元中.., 应为建元三
年或四年, 即公元前138年或前137年。.. 汉方欲事灭胡.. 的.. 胡.. 指匈奴。..道必更匈奴中.. 的
.. 更.., 古音与.. 经.. 相同, 这里借用为.. 经..。对照..汉书.. 的其他记载, 可知张骞应募出使,
在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张骞为何出使大月氏? 这是因为汉武帝听到匈奴降人说, 匈奴攻破
大月氏, 杀死大月氏王, 将其头盖骨做成了饮器。大月氏人西奔, 怨恨匈奴, 找不到共同进击匈奴
者。照此推算: 匈奴降人最晚于建元三年春天向汉武帝说这样的话, 那么, 大月氏西逃, 征服大
夏, 重新立国, 积蓄复仇之力, 至少要两至三年, 可见匈奴对大月氏国的第二次打击, 必定在武帝
建元元年之前, 约汉景帝后元二年至三年, 即公元前142年至前141 年。而..汉书.. 匈奴传.. 明
确记载, 老上单于死于汉文帝后元四年(公元前160年) , 继位者为其儿子军臣单于。因此, 统兵
击灭大月氏国, 杀死其国王, 将其头颅制成饮器的, 不是老上单于, 而是军臣单于。军臣单于为冒
顿单于之孙, 老上单于之子, 公元前160年~ 前126年在位, 军臣单于西击大月氏, 靠自己的力量
是不够的, 守卫匈奴西境的乌孙也一定参加了战斗。..汉书.. 张骞传.. 说: ..昆莫既健, 自请单于
6#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7:44:08 | 只看该作者
报父怨, 遂西攻破大月氏。大月氏复西走, 徙大夏地。.. ..报父怨.. 指报杀父的仇怨。从这段记载
看, 西逐大月氏的, 似乎不是匈奴, 只是乌孙。但是, 综合各种记载可知, 西逐大月氏的主力是军
臣单于率领的匈奴大军, 作为匈奴的附庸, 昆莫率领的乌孙兵马必然也参加了西征, 这不仅是附庸
应尽的义务, 实际上也是昆莫向宿敌进行报复的好机会。
战争的结果是, 大月氏惨败, 国王被杀, 军臣单于将其头盖骨制成了饮器。大月氏人西奔, 经
过大宛国, 征服了大夏人, 在妫水(阿姆河) 以北重建了大月氏国。大月氏故地空虚了, 军臣单
于统领匈奴大军凯旋东归时, 很可能命令昆莫留下部分乌孙军队, 暂驻于空虚的大月氏故地。..汉
书.. 张骞传.. 载: ..昆莫略其众, 因留居, 兵稍强。会单于死, 不肯复朝事匈奴。匈奴遣兵击之,
不胜, 盖以为神而远之。..
..略其众.. 指劫掠当地民众, 指残留于巴音布鲁克草原和伊犁河谷的大月氏人和塞人。.. 会单
于死.. 指公元前126年军臣单于去世。..不肯复朝事匈奴.. 指不肯到匈奴去朝会单于, 意思是不肯
再臣属于匈奴。大概经历三十余年的经略, 乌孙终于成了西域的泱泱大国, 其国四周的国界是: 东
与焉耆国和车师后国接界, 今巴音布鲁克草原、准噶尔盆地西部皆归乌孙所有; 北至今塔尔巴哈台
山和伊犁河中游, 与匈奴右部相邻; 西至今伊塞克湖以西的楚河上游, 与康居交界; 南至西南天山
山脉, 与塔里木盆地诸国和大宛国隔山相望。庭帐(首都) 设在今伊塞克湖南岸不远的赤谷城。
国中居民除乌孙外, 多数为塞人, 也有少数大月氏遗民。
四、分散于葱岭内外的乌孙诸小国
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2年), 朝廷下令调查统计郡县的人口, 西域都护府也遵令而行, 调
查统计并上报了下属西域各国的人口及佩戴汉朝印绶的官吏人数, ..汉书.. 西域传.. 即是根据西域
都护府当时上报的材料写成的, 距离乌孙西迁复国已一百三十多年。由..汉书.. 西域传.. 的记载
可知, 在这一百三十多年中, 又有一些乌孙贵族统率自己的部落, 南下葱岭(今帕米尔高原) 内
外, 与当地的塞人联合, 建立了数个卫星式的乌孙小国, 它们分别是:
休循国, 王治乌飞谷, 在葱岭西, 去长安万一百二十里。户三百五十八, 口千三
十, 胜兵四百八十人。东至都护治所三千一百二十一里, 至捐毒衍敦谷二百六十里, 西
北至大宛国九百二十里, 西至大月氏千六百一十里。民俗衣服类乌孙, 因畜随水草, 本
塞种也。
..
.. 在葱岭西.., ..西.. 字应作..北.., 休循国在帕米尔北坡, 隔大宛与乌孙相望, 其地在今吉尔吉斯
斯坦共和国南部的萨雷塔什一带。这里原有塞人游牧, 乌孙部落迁入后, 塞人同化, 改穿乌孙服
饰, 新立为休循国。
捐毒国, 王治衍敦谷, 去长安九千八百六十里。户三百八十, 口千一百, 胜兵五百
人。东至都护治所二千八百六十一里。至疏勒南与葱岭属, 无人民。西上葱岭, 则休循
也。西北至大宛千三百里, 北与乌孙接。衣服类乌孙, 随水草, 依葱岭, 本塞种也。
..
捐毒国在休循国东的天山与帕米尔相接处, 北与乌孙相连。其国在今新疆乌恰县境内, 立国前后的
情况与休循相同。
尉头国, 王治尉头谷, 去长安八千六百五十里。户三百, 口二千三百, 胜兵八百
人。左右都尉各一人, 左右骑君各一人。东至都护治所千四百一十一里, 南与疏勒接,
7#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7:44:35 | 只看该作者
山道不通, 西至捐毒千三百一十四里, 径道马行(十) 二日。田畜随水草, 衣服类乌
孙。
..
尉头国在诸乌孙小国的最东北角, 约在今新疆阿合奇县北的天山中。其立国前后的情况与休循、捐
毒相同。
无雷国, 王治卢城, 去长安九百五十里。户千, 口七千, 胜兵三千人。东北至都护
治所二千四百六十五里, 南至蒲@ 五百四十里, 南与乌禾乇、北与捐毒、西与大月氏接。
衣服类乌孙, 俗与子合同。
..
.. 无雷.. 是个人口较多的国家, 治所不在山谷, 而在.. 卢城.., 可见其境内除山区外, 还有平原。
其国境在今新疆阿克陶县的西部。..俗与子合同.., 可见其原来的居民不是塞人。..衣服类乌孙..,
说明乌孙人迁入后, 原来的居民很快融合于乌孙了。乌孙人游牧于山谷间, 原来的居民则有在平原
耕种的。
西夜国, 王号子合王, 治呼犍谷, 去长安万二百五十里。户三百五十, 口四千, 胜
兵千人。东北至都护治所五千四十六里, 东与皮山、西南与乌禾乇, 北与莎车, 西与蒲
@接。蒲@ 及依耐、无雷国皆西夜种也。西夜与胡异, 其种类羌氐行国, 随畜逐水草往
来。而子合土地出玉石。..
..西夜国.. 在今新疆叶城县南部的库克牙河的河谷地带, 其国王号称..子合王.., ..子合.. 似为一
个部族名称。据上列记载可知, 无雷、西夜及其旁边的依耐、蒲@ 等国居民, 与西方人种(包括
塞人) 的.. 胡人.. 不同, 而属中国的西北民族..氐人.. 和.. 羌人.. 一类。..乌孙.. 也是中国的西
北民族之一, 最早的居地与氐羌相连, 语言也相近, 所以乌孙人迁入无雷国, 氐羌很快同化于乌孙
了, 其地建立了乌孙的小国。但是, 西夜、蒲@、依耐等氐羌居住地, 并无.. 衣服类乌孙.. 的记
载, 因此, 我不敢把它们包括在乌孙小国之内, 只好列为另类了。
莎车国, 王治莎车城, 去长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户二千三百三十九, 口万六千三百
七十三, 胜兵三千四十九人。辅国侯、左右将、左右骑君、备西夜君各一人, 都尉二
人, 译长四人。东北至都护治所四千七百四十六里, 西至疏勒五百六十里, 西南至蒲@
七百四十里, 有铁山, 出青玉。..
.. 莎车.. 是一个奇特的西北民族国家, 其名称十分古老。在..逸周书.. 王会篇.. 前附记的..伊尹献
令.. 里, 记录商朝初年向商王进贡的北方民族中, 除匈奴、月氏外, 赫然即有..莎车.. 一族。..莎
车.. 于秦汉迁居西域后, 东汉初年, 其国强大, 其国王被西域诸国称为..单于.., 可见又与匈奴有
关。南北朝时, ..莎车.. 又被译为.. 周古柯..、..朱驹波..。唐僧玄奘在..大唐西域记.. 中直称其国
为..沮渠.., ..沮渠.. 是匈奴中的一大部族, 看来它与匈奴可能有很亲密的关系。乌孙与匈奴也有
着血缘关系, 故而西汉前期, 莎车与乌孙的关系很不一般。莎车王和乌孙昆莫经常相会。宣帝时,
老莎车王无子, 特爱乌孙翁归靡与汉朝解忧公主所生的小子万年, 死时遗命将万年迎立为莎车王,
导致国内一场大乱。我们不能说莎车人与乌孙人同种族, 但因特殊关系, 莎车国中一定也有乌孙移
民, 其国与乌孙很亲近, 则是可以肯定的。
综上所述可知, 乌孙西迁之后, 不但重建了乌孙国, 而且不断向南方的葱岭和塔里木盆地西缘
扩散, 对西域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8#
 楼主| 发表于 2012-2-3 17:45:01 | 只看该作者
五、乌孙被迫南迁及消声匿迹
西汉中期, 乌孙内乱, 后即分为大、小两部。大昆弥元贵靡是汉朝外甥, 分得乌孙西部; 小昆
弥乌就屠为匈奴外甥, 分得乌孙东部。东汉初年, 鲜卑和丁零崛起, 夺得蒙古高原东部; 匈奴衰
弱, 保有蒙古高原西部。不久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 南匈奴投归东汉, 北匈奴继续与东汉为敌, 其
牙帐已西迁至金微山(阿尔泰山)。东汉明帝晚年, 一再出兵征讨北匈奴, 北匈奴屡屡大败, 其单
于..蒙毡遁逃.. 至乌孙小昆弥境内, 后又率领残部逐渐西迁至中亚和东欧, 其老弱不能迁徙者,
即留居于乌孙小昆弥境内。两族共居一处, 日久逐渐融合, 至南北朝初年, 原小昆弥境内出现了一
个新的国家.. .. .. 悦般, 其西大昆弥所统治的地方则仍为乌孙国。公元5世纪初, 蒙古高原的柔然汗
国强盛, 一再出兵西域, 攻击乌孙, 乌孙节节失利, 被迫渐渐南迁。..魏书.. 西域传.. 明确地记
载:
乌孙国居赤谷城, 在龟兹西北, 去代一万八百里。其国数为蠕蠕所侵, 西徙葱岭山
中, 无城廓, 随畜牧, 逐水草。太延三年, 遣使者董琬等使其国, 后每使朝贡。
古..龟兹国.. 在今新疆库车县周围, ..代.. 指北魏的首都平城, 故址在今山西省大同市。..蠕蠕..
指柔然, ..葱岭.. 即今帕米尔高原, .. 太延三年.. 相当于公元437年。由上列记载可知, 早在公元
437年之前, 乌孙即因柔然的逼逐, 南迁至帕米尔高原中了。
自从乌孙南迁葱岭之后, 国弱人少, 转而很快被塞人所同化, 逐渐融入葱岭及其以南的各民族
中, 不再独立成国。80 年后, 北魏高僧宋云、慧生西行取经, 走遍葱岭及其以南, 不见有乌孙
国.. 。又经60余年, 中国进入隋朝, 隋炀帝准备经营西域, 令大臣裴矩向西域商人认真调查西域
诸国情况, 写成..西域图记.. 三卷, ..隋书.. 卷八十三..西域传.. 即根据裴矩之书写成, 其中也
不见有乌孙国.. 。可见乌孙南迁葱岭之后, 很快就在西域的历史舞台上消失了。
哈萨克族是我国重要的西北民族之一, 新疆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地区是哈萨克族聚居的地
方。正确阐述哈萨克族的历史, 对新疆和全国的民族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近代哈萨克族中
含有所谓的..乌孙.. 部落, 中外的哈萨克史专家和学者几乎异口同声, 将汉朝的乌孙作为哈萨克
族的族源, 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误会。汉朝的乌孙已于南北朝前期举族南迁至葱岭(帕米尔高原)
中了, 并已于公元6世纪初彻底消失于西域的历史舞台, 怎么可能于千年之后, 重新出现于今哈萨
克斯坦共和国境内, 成为哈萨克族中的部落成员之一呢? 现在哈萨克族中的乌孙部落, 是成吉思汗
建立大蒙古国时, 尚定居于蒙古高原西部的蒙古族..兀逊部落.., 其部勇士成为大蒙古国的右翼军
主力, 始随成吉思汗的长子西征西亚和欧洲, 然后留居于钦察汗国境内, 成为统治民族。经过两三
百年, 与钦察汗国的突厥部落同化和融合后, 才于16 世纪形成现代的哈萨克族。此一.. 兀逊..,
彼一..乌孙..,
9#
发表于 2012-2-5 00:36:16 | 只看该作者
"乌孙"说就是一个违反简单常识的笑话,深刻地反映出一些所谓“学者”的反科学本质以及与生俱来的混乱思维和逻辑。哈萨克民族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历史,就应该多多研究各个现今与游牧民族有关的综合知识,特别是关于蒙古以及蒙古人的学科。这方面相对来说,西方的学者治学态度还是最认真的严肃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蒙古语翻译事务所 ( 蒙ICP备11002213号-2  

GMT+8, 2024-4-19 18:55 , Processed in 0.06712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